豆庐艺踪

天衡轶事 丨 总统来信致谢意 为APEC领导刻名印(一)

读而思

勤奋的艺术创造是一种实力的储蓄,储蓄必有利息,但并非为了利息,利息不足贵,不足求,可贵的是一如既往地储蓄,为时代的艺术事业作全身心的储蓄。 ——韩天衡

1995年11月20日至27日,韩天衡随上海文化代表团访问台湾,同行的还有程十发等人,这是韩天衡首次访问台湾,在台北故宫博物院,韩天衡认真地观看了所展历代名家书画,大饱眼福。 12月13日,应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之邀,韩天衡赴日讲学。1 5日韩天衡演讲,题目为《我的书画印三绝世界》。韩天衡生动地叙述了自己在书法、绘画、篆刻上的继承传承、大胆创新之路。 来自东京及其他地方的书画篆刻家、艺术爱好者350出席,特别是韩天衡说出自己的从艺心得:“攻艺者当有才、有艺、有胆、有肚。才者,天赋也;胆者,魂魄也;肚者,豁达大度也。 得此四端,则艺必大成,名必传世。”全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。韩天衡不仅书画印三绝,亦能著述写作,而且口才极佳,擅长演讲,语言生动鲜活,逻辑条理清晰,主题思想突出, 而且极善作妙趣横生的比喻,因而听众反响甚大。韩天衡此次访日讲学,日本的中文导报有整版的报道及采访。

韩天衡的艺术人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开始了显著的变化。此时,他在海内外已享有相当的知名度,而且颇受海内外艺界及藏家的关注。他的书画印作品也被海内外各大拍卖行所频频投拍。 至此,人到中年的韩天衡已奠定了他在海内外著名艺术家的地位和身份,特别是在日本、东南亚影响甚大。日本艺界称其为:“继吴昌硕后在日本最有名气的书画篆刻家。”韩天衡在绘画、书法、 篆刻上所开创的独特风格,既有悠久的华夏文明传统,又有鲜活的当代精神凸显,因而获得了东西方受众的审美认同和艺术欣赏。这也就是说,从20世纪30年代起,由刘海粟、徐悲鸿、 张大干等书画家所从事的国际性的办展、讲学、交流,从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,将由韩天衡等一代人来传承践行,而韩天衡无疑在这方面是起着领军作用,他不仅书画三绝, 能著述善演讲,有着完善的智能结构和深厚的人文修养,而且为人友善、长于社交,内联外拓,建立了广泛的海内外人脉及艺界声誉。这也意味着此后的韩天衡所承载的艺术使命、 所行驶的社会责任,是以不断的在海内外的办展、讲学、交流来体现这种身份的特征和业界的需求。

摘编自王琪森《金石书画铸春秋——韩天衡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