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桂花遍地香的日子里,韩天衡应邀访问日本,这是一次探寻名胜、访问艺友的文化之旅、雅兴之旅。访大阪、东京、奈良、京都、静冈、伊豆等地,作书画印艺术交流与讲学。 日本艺界泰斗梅舒适、谷村意斋等宴请相聚,并在谷村先生府上读印数十,观赏书画多件。韩天衡的这种访游,应当讲比单纯的办展更进了一步,成为两国艺术家间的常规交往,也更有亲和性和影响力。 日籍华人书法篆刻家周之江先生曾说:“韩先生在日本篆刻界几乎是无人不晓,名气很大。”
这年底,当秋风染红西泠印社的枫叶时,韩天衡与台湾著名书法篆刻家王北岳先生相聚于西泠锦带桥畔,两双操笔运刀之手紧紧地握在一起,同声说:“幸会!幸会!”尽管韩天衡与王先生是首次面晤, 但作为铁笔同道,他们神交已久。海峡两岸两位印学领军入物握手,对于日后两岸的印艺刨作与交流,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王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即从友人处看到韩天衡的篆刻,其精深的造诣、鲜明的印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遂开始关注韩天衡的印艺,相当推崇,并在其主办的《印林》中作专题介绍。 早在1984年6月,他就在致邓昌成的信中说:“韩天衡先生印,似以盘搏为主,附以刀法之崛奇,自然高古。东坡云‘以奇取正’者是也。廿年前弟亦用此法脱出师门,惜未能更立面貌耳。 有一篆刻家前曾来台,现住美国之魏乐唐,亦用此法,但魏削薄,远不及韩先生也。又韩先生印中有木刻意味,与魏极为相同,内地作家苏白,即似由此出,而终未能,可知一艺之成, 天分、人工必当配合得宜方可有成,若韩氏者即此中豪杰耳。”同年7月,他又在致张子宁的信中写道:“韩先生治印极具特色,已超脱古人范畴,所谓推陈出新者也。 至于刀法之朴厚,笔意之搏扬,又非时下印可比。而鸟篆更是一绝。以美术体入印,古者商周已然,但韩先生又能新之,毫无牵强之意,较一般纯以工取胜者又远矣。 我对大陆现存印人尤佩服韩先生也,故曾于《印林》介绍之。”这次西泠相会,韩天衡与王先生就篆刻创作、印学研究及两地交流等作了探讨,气氛甚为融洽。
10月22日,西泠印社改选,韩天衡以最高选票(共计102人,得98票)当选为西泠印社副社长。从1963年参加西泠印社篆刻展至1979年成为西泠印社中人,到如今成为西泠印社副社长, 整整三十年,这三十年的金石情、这三十年的西泠缘,真是使韩天衡百感交集。
摘编自王琪森《金石书画铸春秋——韩天衡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