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韩天衡书画篆刻展”期间,新加坡有位素不相识的官员请韩天衡吃饭,席间 除了称赞了一番韩天衡的艺术外,还对韩天衡讲:“新加坡是个福利国家, 一般的人很难留下来,有的人偷渡过来还被我们遣返回去。尽管现在中新还没有建交,但韩先生可以留下来。”新加坡的文明及富裕是不少人所向往的, 新加坡官员的这番话充满诱惑。但韩天衡却很平静地说:“我是搞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,我的根在中国。这就好像是黄岩桔子,长在黄岩最甜, 移栽上海就变种退化,迁种黄河以北,连叶子都不长,更谈不上结桔子。不瞒你们讲,前两年美国也有人来找过我,但我都说没有这个打算。 如果我离开了自己的祖国,我的艺术源泉就会枯竭。但我也常出来走走,黄岩桔子也不可拒绝外国养料的呀!”那位官员听后,思索了片刻, 然后翘起大拇指说:“韩先生,你真爱国。佩服!”
这一年,韩天衡被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列入《世界名人录》。金秋十月,韩天衡荣获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“上海市首届文学艺术奖”。 上海中国画院也举办了“韩天衡书画篆刻观摩展”。画院,作为中国画的最高艺术殿堂,推出韩天衡书画印综合展,是具有圈内推介意义和专业确认作用的。 韩天衡自正式调进画院,特别是担任画院副院长以后,他对中国画的攻习钻研更加自觉而奋发。从唐画的富丽、宋画的娟秀、明画的华滋、清画的恣肆, 他都深窥堂奥。对青藤、八大、八怪、赵之谦、吴昌硕等的画风,他都潜心揣摩,再加上老师谢稚柳的耳提而命,亲自指点,陆俨少、唐云、程十发、 徐子鹤的具体辅导,韩天衡的画艺日趋提高,其格古韵新的画风也开始展露丰姿。
韩天衡在画中带人了书法的线条韵律和篆刻的金石气息。在用笔方法上是书法的写意性和篆刻的造型性相参相糅,笔墨酣畅、骨力强健,造型生动、 形神兼备。用色则将水墨与重彩之美发挥到了极致,时而泼彩浓烈而缤纷华美,画面水墨淋漓和晶莹透剔,具有独到的墨彩表现形态和多艺综合的优势。
不久,湖南邀请韩天衡去办“韩天衡书画篆刻展”,韩氏书画印艺术在湘江畔引起强烈反响,观众甚多。不久,韩天衡的两件国画作品被辽宁博物馆收藏。 辽博在中国博物馆群中,亦是大博、名博,尤以原清宫书画藏品为多,辽博收藏韩天衡的国画,标志着他的画风开始引起全国的瞩目。
摘编自王琪森《金石书画铸春秋——韩天衡》